江西金線蓮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關鍵技術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金線蓮自然再生技術人工推廣研究”課題號為“181242”
張富源
為了探討不同再生方法對金線蓮生長的影響,設置了4種不同的種植方式進行試驗。種植1 ~ 6個月后,調查分析其對金線蓮成活率、株高、分蘗數、單株鮮重、多糖含量和總黃酮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就成活率、單株鮮重和株高而言,組培苗直播>人工更新>根蘗扦插>莖節平鋪扦插>莖節垂直扦插;就分蘗數而言,人工更新法>根蘗扦插>莖節平鋪扦插>莖節直立扦插>組培苗直播,說明人工更新法在仿野生種植金線蓮方面具有很大潛力。
金線蓮是蘭科竹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為全草入藥,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它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癌癥和腫瘤方面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何等,2005)。
金線蓮是典型的陰生藥用植物,喜涼爽濕潤的環境,對其生長環境有嚴格的要求。在野生環境下,金線蓮種子發芽率低,需要金線蓮根部真菌侵入,將種子胚細胞中的淀粉轉化為糖,以促進種子的萌發和生長(李等,2012;劉等,2015)。但采用分根或扦插繁殖需要較長時間,加上人工采摘,野生金線蓮生存環境惡劣,現已瀕臨滅絕。因此,開發金線蓮人工育苗,實現工廠化生產勢在必行。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培養基、外植體、材料、添加劑對金線蓮組織培養的影響,但同時組織培養也存在污染率高、工序繁多、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陳媛媛等,2019)。自然更新,植物利用其生殖能力形成新的一代的過程(魏玉龍,張,2020)。通過自然再生技術獲得植株的方法具有節省種苗、降低栽培成本的優點。
目前,關于金線蓮的天然再生技術還沒有報道。本研究選取江西瀕危中草藥金線蓮為研究對象,對影響金線蓮天然更新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通過定位試驗和觀測,找出了影響江西金線蓮天然更新的關鍵因素,并進一步評價了天然更新效果。該研究旨在闡明江西野生金線蓮的天然更新機制,為金線蓮的植被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科學依據,降低金線蓮的生產成本,為金線蓮的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和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材料和方法
種植材料
對金線蓮品種\"江西金線蓮\"進行試驗,無菌繁殖苗由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提供。2017年10月1日選取生長期5個月、形態一致的組培苗200瓶,每瓶30株左右。幼苗在種植基地的溫室中煉苗30天,使組培苗逐漸適應外界環境。取出組培苗,用清水洗凈根部,用0.3%KMnO4溶液消毒根部和扦插部位。
研究概況
研究期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種植地點為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金盆山林場。地理坐標大致為東經114° 93′和北緯25° 38′。
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4個處理,重復3次,每次重復3m 2,共4個處理,即莖節平鋪扦插、莖節垂直扦插、根蘗繁殖和種子繁殖。種植密度為10厘米×10厘米,100株/平方米。灌溉方式為人工噴灑,水源為山泉水,進口泥炭每處理基地0.4m 3 /3m 2。選擇陰涼、潮濕、通風的樹林,整理出寬1m、長4m的苗床。苗床起壟高度為30厘米。苗床要有一定的坡度,一頭高一頭低,便于排水。插條處理:用75%酒精消毒過的剪刀剪下插條,再用800倍多菌靈消毒,陰涼處放置4h。
表1測試處理
指數測量
生長指數的動態測量
在種植和更新后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和6個月動態測定金線蓮的生長指標。在每個時期從每個處理中取出30株植物。
(1)成活率% =存活植株數/插條總數× 100%
(2)株高:從莖節基部到幼苗頂部,可用軟卷尺測量。
(3)分蘗數:金線蓮幼苗莖節上的新分蘗數,計算增殖率。
(4)單株鮮重:將金線蓮連根拔起,洗凈,然后用水瀝干,稱重,總重量除以實際收獲的植株總數。
數據處理和統計
數據處理和圖形分析采用Excel 2010和Origin 2018,數據處理系統采用DPS V7.05,完全隨機設計下統計分析采用LSD多重比較法。
結果和分析
金線蓮成活率的動態變化
直接種植的組培苗成活率最高,種植一個月后成活率達87.8%,但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成活率逐漸降低。其次,為了種植六個月的地下部分,這種方法的種植成活率會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而提高,從一個月時的1%成活率提高到六個月時的21%,這可能是由于自然更新的個體之間的差異。然后,根蘗扦插、莖尖平鋪和莖節垂直扦插的成活率隨種植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前1~3個月遠高于自然萌出的成活率,但自然萌出的成活率在種植后5~6個月高于其他3種金線蓮的株高動態變化。
株高的變化趨勢與成活率不同。五種種植方式的金線蓮株高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直接種植的株高最高,種植前期株高增長較快,從1個月時的7.5cm增長到3個月時的10.2cm,種植3個月后株高趨于穩定,在10.2cm-11.2cm之間。種植6個月后留地下部分處理方法的株高第二次增加,從1個月時的0.7cm增加到7.3cm6個月大時;斷根、莖尖平鋪和莖節垂直切割的金線蓮株高生長速度和趨勢一致,差異不大。
金線蓮種植過程中單株新分蘗數的動態變化。分蘗數是作物產量形成的前提條件(劉貴富等,2006),因此在作物研究中更為深入。分蘗數在金線蓮產量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萌發和再生過程中。
就分蘗數而言,以萌蘗和更新地下部分的方式分蘗數最高,且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分蘗數逐漸增加,在種植6個月時分蘗數翻倍。與莖節平鋪的分蘗數相比,切根、莖節平鋪和莖節直立的分蘗數具有相同的增加趨勢。而直播的分蘗數增加最少,在種植3個月后的第6個月,單株分蘗數平均翻了一番。說明萌發和再生是提高分蘗數的最有效途徑。金線蓮種植過程中單株鮮重的動態變化
植株是金線蓮的最終產物,因此植株的重量對產量起決定性作用。植株重量的變化趨勢與株高的變化趨勢一致。直接種植的植株重量最高,種植2~5個月的植株重量略低于1月種植的植株。這是因為原來的組培苗更新脫落,新根慢慢形成。種植5個月后,新根形成,植株重量逐漸增加。種植6個月,植株重量是1個月的1.13倍。種植6個月后留植株地下部分的處理方法次之,植株重量從1個月時的0.11g增加到6個月時的1.12 g。根切、莖尖平鋪和莖節垂直切金線蓮植株重量的增長率和趨勢一致,但差異較小。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金線蓮種子金線蓮種苗金絲桃狗胡花金線蝴蝶過路黃盆栽稀有金線蘭 ¥9.88 購買
標簽
植樹造林和更新是造林中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將植物直接種植(李建中,2019),生長到一定程度后砍伐,培育自然更新,可以減少人力物力消耗,成活率高。金線蓮作為一種林下經濟植物,苗木成本在整個種植成本中占比較大。人工再生模擬野生金線蓮的繁殖方式值得探索。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更新技術的可行性。
種植1~6個月后,調查分析金線蓮對成活率、株高、分蘗數、單株鮮重、多糖含量和總黃酮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結實率、單株鮮重和株高方面,組培苗直播>人工更新>根蘗扦插>莖節平鋪扦插>莖節垂直扦插。就分蘗數而言,人工更新法>根蘗扦插>莖節平鋪扦插>莖節直立扦插>組培苗直播,說明人工更新法在仿野生種植金線蓮方面具有很大潛力。
專欄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作者:易花得木59幣246人已購查看
以上就是由優質生活領域創作者 深圳生活網小編 整理編輯的,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收藏轉發~
本文地址:http://www.stunningviral.com/3074047.html,轉載請說明來源于:深圳生活網
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布。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