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多久可以手術(骨折之后最早幾天能手術)

骨折多久可以手術(骨折之后最早幾天能手術)

我樓下阿姨75歲,三年前在去往深圳探望兒子的過程中不幸右臂尺骨骨折,拍片子發現問題有點嚴重,醫生綜合評估后建議手術。但阿姨不想手術,想要保守治療,打了石膏回老家后找了個中醫,然后打石膏長時間保持制動,現如今三年過去了,石膏早已拆掉,但時而隱隱作痛,手臂的功能大幅退化。之所以如此,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骨折部位復位不徹底,二是固定效果差、愈合不理想,三是沒有功能鍛煉(長時間制動也沒法進行功能鍛煉)。

很多例子告訴我們,骨折后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拍片子、做檢查,然后根據病情、年齡、身體條件、健康狀況等綜合決定是否要進行手術。就病情而言,主要與骨折的位置、錯位的幅度、復位的難度有關,如果位置比較關鍵、錯位的幅度比較大、手法復位比較困難,在患者身體情況允許且手術技術成熟的情況下,就更傾向于實施手術;反之,則可以考慮進行手法復位并進行保守治療。

之所以要進行手術,主要目的就是進行良好的復位和固定。骨科手術會將皮膚、肌肉、韌帶、肌腱等骨外圍的軟組織剖開,在肉眼可辨的狀態下進行精確復位,然后采用鋼板、鋼釘等強有力的方式對骨骼進行固定,復位效果和固定強度是保守治療無法比擬的。在精確復位和可靠固定的前提條件下,患者可以在不打石膏(不做外固定)的情況下及時實施功能性鍛煉和康復訓練,治療效果良好且可控。反過來講,保守治療一般都需要長期制動,功能性鍛煉方面會有所缺失,骨質流失、肌肉萎縮、粘連發生的概率都比較高,愈合效果也比較差。但進行手術治療也有許多弊端。首先,要考慮手術后從里到外的傷口愈合情況,這些傷口在制動期間發生粘連的可能性大增,所以還要有健全穩妥的康復訓練相配合。其次,手術治療需要麻醉,有較高的感染風險,傷口愈合的速度也與患者身體機能相關,再加上高昂的費用,可能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這些風險在保守治療中則不復存在。

所以,骨折之后是否要手術,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綜合判斷。如果手術獲益更多、風險可控,那么就果斷手術;如果傷情較輕,或者手術的風險較高,那么就要選擇進行保守治療。

以上就是由優質生活領域創作者 深圳生活網小編 整理編輯的,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收藏轉發~

分享到 :
相關推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